2016年9月26日 星期一

[好文收藏]他們彼此對話、自己做飯、把整個城市當作校園,體制外的孩子更能「成為自己」

文:鄭婉琪(是一間社區幼兒園的負責人,以及一個國中團體自學的計畫主持人。)
十來個剛入中學階段的青少年,在一個大客廳,四五人一組,正在分享與討論一本寫給青少年的哲學書《蘇菲的世界》。
這是赤皮仔自學團的社會課,包含歷史、地理,政治、經濟、法律與社會。這學期他們先讀了《人類的故事》,搭配一本地理圖冊建立起世界史的概念。
老師用了半讀書會的方式,陪伴青少年進入文明的世界。
學生們四人一組,以三個關鍵詞,摘出自己能理解或是感動的概念,表達給同組的人。好動的、文靜的、愛閱讀的、喜歡對話學習的,都能在這樣的學習架構下,表達與聆聽。
「我讀到柏拉圖的理型(ideas)世界,意思是,在我們所見的事物背後,必然具有某些特定的形式。」學生自己討論起來,邊安撫著一隻幾天前爬山課中撿到的小流浪狗。
帶領的老師,雖然也不是哲學專業,但是選了合適的書單,跟學生一起閱讀與討論,能夠有現在台灣教育中一些老師正在嘗試的「翻轉教室」概念,學生朗誦出來某些段落,雖然因為初接觸,不能完全理解,但眼神中卻有一種恍然開悟的感覺。
不是分數導向的學習,赤皮仔自學團帶領著國中生,回到青少年發展真正的需要。
赤皮仔以「自主學習」「生活能力」「團隊合作」、社會連結」為教育設計的四角藍圖,四年來,以教育的經典理論,例如杜威教育哲學、伊利奇去學校化社會以及維高斯基社會文化論等等理論,呼應到在地生活與共好社群,回應青少年發展需要,不斷發展著「以學習者為主體」的環境。
所以中午一到,赤皮仔的學生便要開始自己下廚做午餐。三十人份的午餐,輪流分組負責。一個輪胎大的飯鍋抬出來,喊著吃飯了,大夥迅速排隊。很快,四菜一湯便熱銷完畢。
一位十多年前是教學生考高分的自然老師,因為看到以前補習的學生,雖然會考高分,但不會思考,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,覺得必須轉變教育的作法。他邊吃著午餐,邊陪著學生玩與自然科學相關的桌遊。
桌遊可以讓學生在玩中學習,自然科中的重要概念,例如「演化論」或是「元素週期表」都成了桌遊的內容。這樣的內容,因為不是制式的,所以學生反而會主動拉著老師玩中學習,也在遊戲中弄懂規則也弄懂了這些科學原理。
不同於一般課程有相似的學習內容,著重團隊合作能力發展的「策展課」,學生則運用不同的個性與能力專長,在團隊中彼此互補與接納。這樣的互補與接納,對於正需要同儕認同卻又需要有獨特性的青少年來說,很搭。
這學期無論是對教育局的成果呈現,學生一起設計簡報上台報告,或是打開赤皮仔之門,讓對赤皮仔有興趣的人有機會來到赤皮仔,抑或是畢業典禮的籌辦,後台燈光前台主持等等,全都由策展課的學生包辦。
14438941_1419041731445122_1747884138_o
Photo Credit: 鄭婉琪
一棟兩層樓的舊洋房,是赤皮仔四年來的學習基地之一。往窗外看出去,一片綠意,還能清楚看著整個台北盆地。
學生有一半的課在這裡進行,另一半的課,則運用社區的籃球場,或遠在三十分鐘車程外的台北社會教育機構進行。雖然把社區或是城市當校園,但青少年體力好,還可鍛鍊。山上山下轉換學習空間,三三兩兩聊著天,心情與身體都反而自在。
這樣的教育模式正在台灣興起。
老師及家長在生活社區或是虛擬社群中,找到一群有共同教育理念的家庭,一同重新組織學習內容,共同陪伴與支持學生學習。選擇參與實驗教育的家長,有些是對教育較有專研,但是大多還是基於想走出僵化的教育體系,希望下一代更能自主地發展。
家長與老師一起辦教育的過程中,不斷地會回到一些哲學性的問題,那就是:教育是什麼?人生的目的是什麼?中學的學習與升學考試的關係是什麼?青少年的發展,需要的養分與環境是什麼?
在台灣,已經有越來越多人不接受以考試為主的教育。
早在1994年,民間曾經發起一個大的教育改革運動,叫做「410教改」,以改變升學主義與教育中的管理主義為基調。二十年過去,台灣的教育已經從經常體罰到不能體罰,教科書內容做了許多改變,學校型態也越來越多元。但是雖然升學機會增加,升學管道多元了,2018年準備上路的新的課綱,也將以學習者為主體,但是目前在國中階段的教育現場,還是有很多困境需要解決。
2014年底台灣通過了新的實驗教育法律,一般以《實驗教育三法》稱之。這包括了《學校型態的實驗教育》、《公辦民營的實驗教育》,以及《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》。這些法律讓想要擺脫體制的框架,另從不同的教育理念來做教學設計的教育者,都可以自己集結資源組織成實驗教育計畫。
這兩年來,台灣的實驗教育於是蓬勃發展,到處竄出。光是在台北市,就有三十幾個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團體,一千位左右的「自學生」。這個時間點,正好也遇上網路時代的來臨,工作型態、學習型態都從本質上產生改變。
「現代教育,總是把人的創意,教丟了!」國際知名創新、創造力與人力資源專家肯.羅賓森如此說。
在過去,工作主要還是重視服從與分工,因此一般的制式教育還是可以對應到工作上。現在整個教育與工作的關係,已然轉變。這也是現在家長們相對過去,不再以考試成績來看待學習的外在基礎。
「我不想要小孩再跟我一樣,在傳統制式教育中受到傷害。」仔細深問家長為何想要一起參與實驗教育,我常得到這樣的回答。
雖然台灣現在的經濟成長率不高,但是很明顯地,整個社會已經在進行轉化。舞台上,是赤皮仔自學團第四屆的畢業典禮。不論是主持人或是後台,都由學生自己團隊合作地進行著。
14080868_1419086291440666_1586837116_n
Photo Credit: 鄭婉琪
在這裡的孩子,各個認真自在,能夠放心地做自己,彼此之間的關係,自在溫馨。有些學生在畢業後要再去一般高中,有些學生在畢業後要申請高中自學,也有學生即將去新成立的「台北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」,學習成為影視音產業的幕後人才。
三年前從這裡畢業的兩位創團學生,今年已經要入台灣的大學。兩位都是在高中階段選擇了自學,適逢高中自學已經合法化,完成三年的自學,可以等同於念完高中,一樣可以申請入大學。
這兩位在原來的國中階段,個性耿介,面對體制,常覺得學校現場有許多矛盾。一路走上冒險的自學之路,看似驚險,不過去掉了外在的「體制正規」殼,我覺得他們對於自己的責任更加明確,因而貼近自己的人生,成為自己。
原文發表於此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