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0月4日 星期二

[好文收藏]十五歲自學生讀莊子

我總希望中學生中西哲學都吸收一些,都打一點底。
前兩天台南哲學班的國二自學生柏楊寫了讀莊子的心得,雖然孩子自己都不滿意,我還是說服孩子與家長,轉貼與朋友分享。因為青少年多進取奮發,容易理解與接受儒家重文化與自強的思想,老莊強調無為與返樸歸真,中老年人易生共鳴,與青少年心境距離很遠,因此,十五歲的柏楊能捕捉住莊子思想的幾個重點,頗為不易。特別是孩子能把年初從<<蘇菲的世界>>學到的康德的自由觀念用來與莊子的觀念比較,尤其難得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
我所理解的莊子思想 作者: 台南市國二在家自學生龔柏楊 
莊子為宋國蒙人,蒙位於安徽,因地理位置接近楚,且楚宋兩國連年征戰,促進了文化的交流,具備了楚人精神,和重視周文化的儒家完全不同,文體情思飄逸,想像力豐富,莊子當過漆園使,相當於現在國營事業的部長,他體悟到當官太入世、太傷身了,於是不幹了,編草鞋去也。
作為道家的重要思想家,他極推崇老子,也以道為基礎建立起自己的學說,莊子擅長使用寓言,將老子學說發展的較為完整,認為要解說道與德,不言而又不得不言,因此他的作品當中,利用生動的故事闡述理念,運用有趣的譬喻法表達他的看法。
莊子認為道無所不在,且每下愈況。齊物論以道的眼光來看,萬物皆平等,我們的審美觀價值觀,都只侷限於人的範疇,不具全面性,每一種東西都有各自的觀點,因此並未有統一的價值判斷,不會有哪一個物種特別突出,大家都是有差異的,也都是一樣的,將齊物觀點推究到終極,存活為一種存在方式,我們高興,但是死亡為一種轉換,換成另一種存在方式,與道結合。
養生-- 莊子對於養生的認識,與後世道家學者有很大的不同,養生不是保養自己的身體,應是順應着道來保養自己的精神,以庖丁解牛的故事來說,刀子就是我們的精神,而我們要做的就是順應著牛的理路來走,在自然當中游刃有餘,達到精神的完整。
幸福--莊子對於幸福之定義,為絕對的自由,何謂絕對的自由?我覺得是沒有恐懼,這時我忍不住想起康德的自由意志,就是不被慾望所左右,道家與康德皆反對無止盡之慾望,但是康德強調的是往自己本身求解決,因此他非常強調自律,但是道家學派是要提升自己和宇宙合一,不是用控制的方法,而是用順應自然的規律,吃飽了就不會想再吃東西,一種自然的感覺,導致他們的慾望不會膨脹。
政治--莊子理想的政治,統治者為不管事的聖人,給人民絕對的自由,由人民自己作決定,因為順應人民的決定也算是順其自然。莊子與老子的主張不同,雖然他們都強調由聖人擔任統治者,並實施無為而治,但是老子強調人民要無知、無事、無欲,老子的無知是真正的無知,就是嬰兒的狀態,莊子就完全讓人民自然發展。
莊子思考知識可為善用可為惡用,所以他強調的無知是具有知識後的反璞歸真,如果達到莊子的理想社會,那麼感覺政府已經是多餘的了。
寫到這裡,我對於老莊思想的咀嚼,意猶未竟,想要寫一些外篇,來整理自己的感覺。

引用:

十五歲自學生讀莊子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